比较著名的是宋代王安石的《游钟山》
终日看山不厌山,买山终待老山间。山花落尽长山在,山水空流山自闲。
还有苏辙的《游钟山》
江南四月如三伏,北望钟山万松碧。杖藜试上宝公龛,众壑秋声起相袭。
青峰回抱石城小,白练前横大江直。石梯南下府城闉,松径东蟠转山谷。
乔林无风声如雨,时见游僧石上息。行穷碧涧一庵岩,坐弄清泉八功德。
归寻晚饭众山底,困卧定林依石壁。朝游不知涧谷远,莫归但觉穿双屐。
老僧一身泉上住,十年扫尽人间迹。客到惟烧柏子香,晨饥坐待山前粥。
丈夫济时诚妄语,白首居山本良策。茹蔬饭糗何足道,纯灰洗心聊自涤。
失身处世足愆尤,愧尔山僧少忧责
《游镜泊湖》
【清代】董必武
泛舟南北两湖头,到处青幽不用求。
水碧山青宜入画,游人欣赏愿勾留。
释义:泛舟游于镜泊湖上,所到之处景色皆是秀丽幽静,也不用再去别的地方看了。镜泊湖水碧波荡漾,山清水秀,定格成为一副美丽的画面,来游玩的人都希望留在此处好好欣赏。
同景庄游浯溪读中兴碑
朝代:宋代|作者:释德洪
上皇御天功最盛,生民温饱卧安枕。
醉凭艳姬一笑适,薄夫议之无乃甚。
长安遮天胡骑尘,潼关战血深没人。
哥舒臣贼不足惜,要脔国忠如脍鳞。
苍黄去国食不暇,马嵬赐死谢天下。
反身罪己成汤心,奈何犹有讥之者。
取非其子又遽匆,灵武君臣无怍容。
何须呜咽让衮服,自控归鞍八尺龙。
谁磨石壁湘江上,揩拭云烟溅惊浪。
龙蛇飞动忠义词,颜元色庄俨相向。
与君来游秋满眼,闲行古寺西风晚。
道人兴废了不知,但见游人来读碑
《少年游·长安古道马迟迟》是北宋词人柳永的作品。此词写深秋时节在长安路上的所见所思,上阕从秋天景象写起,而悲慨尽在言外;下阕则以“归云”为喻象,写一切期望之落空,最后三句以悲叹作者之落拓无成作结。全词情景相生,虚实互应,堪称是作者悲苦一生的高度概括和真实写照。
作品原文:
少年游
长安古道马迟迟,高柳乱蝉嘶。夕阳鸟外,秋风原上,目断四天垂。
归云一去无踪迹,何处是前期?狎兴生疏,酒徒萧索,不似少年时。
白话译文:
我骑马在长安古道缓慢前行,秋蝉在高高的柳树上不住鸣。夕阳在高外的远方渐渐沉落,旷野荒原之上秋天之风习习,极目四望旷阔天空幕帐四垂。
时光逝去永远不会再次回来,旧日的期望和约定何处去寻?寻欢作乐的兴致早已经淡漠,那些一起喝酒的朋友也散去,再也不像少年之时狂放不羁。
《游庐山》是东晋诗人释慧远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。
全诗如下:
崇岩吐清气,幽岫栖神迹。
希声奏群籁,响出山溜滴。
有客独冥游,径然忘所适。
挥手抚云门,灵关安足辟。
流心叩玄扃,感至理弗隔。
孰是腾九霄,不奋冲天翮。
妙同趣自均,一悟超三益。
诗文:游西湖
作者:苏辙
闭门不出十年久,湖上重游一梦回。
行过闾阎争问讯,忽逢鱼鸟亦惊猜。
可怜举目非吾党,谁与开尊共一杯?
归去无言掩屏卧,古人时向梦中来。
你好,游漓江,古诗如下:
春水碧于天,
波光摇晓烟。
漓江游且曲,
终日映红妍。
山青青于水,
翠蓝入画船。
渔歌传江上,
忘忧在此缘。
古镇嵌江滨,
白墙红瓦新。
古韵浸心脾,
游人皆陶醉。
忘情悠游处,
漓江不可忘。
赏景诗倾诉,
此行心旷神。
《登幽州台歌》作者:唐代陈子昂1、原句前不见古人,后不见来者。念天地之悠悠,独怆然而涕下。2、翻译向前看不见古之贤君,向后望不见当今明主。一想到天地无穷无尽,我倍感凄凉独自落泪。3、注释幽州为古十二州之一,现今北京市。
幽州台:即黄金台,又称蓟北楼,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,是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。
浅游有关诗句,例如:“沙河塘上春寒浅,看了游人缓缓归。”
出自:宋代姜夔的《鹧鸪天·正月十一日观灯》
巷陌风光纵赏时。笼纱未出马先嘶。白头居士无呵殿,只有乘肩小女随。 花满市,月侵衣。少年情事老来悲。沙河塘上春寒浅,看了游人缓缓归。
译文:街道上的风光,在纵情赏灯的时候,豪贵家的纱灯笼还未出门,门外的马儿已在嘶吼。我这白发苍苍的平民百姓,没有随从呼前拥后。只有相随作伴的小女,坐在自己的肩头。花灯满街满市,月光映照衣裘。少年时的赏心乐事,老来却是悲凉的感受。来到繁华的沙河塘上,初春稍微有点寒冷气候,看完了灯的游人们,慢慢地朝家中行走。
过故人庄
孟浩然〔唐代〕故人具鸡黍,邀我至田家。
绿树村边合,青山郭外斜。
开轩面场圃,把酒话桑麻。
待到重阳日,还来就菊花。
译文
老朋友准备丰盛的饭菜,邀请我到他田舍做客。
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,一脉青山在城郭外隐隐横斜。
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,共饮美酒,闲谈农务。
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,我还要来这里观赏菊花。
Copyright © 2024 冲浪手游网 滇ICP备2024020316号-78